ISO/SC/CCC/CE/RoHS/IATF/FSC/UKCA/武器装备/服务认证/信用评级/许可证/标准化/

验厂咨询/碳中和/绿色工厂评价/两化融合/政府质量奖等国际标准贯标认证全球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时事要闻 >> 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
详细内容

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明确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就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形成了全面系统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是我们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科学指南。

准确把握习主席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的科学体系

习主席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地位、历史方位、总体目标、指导原则、主要任务、战略途径、战略保障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军民融合“为什么融”“融什么”“怎么融”等时代性课题,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科学的思想体系。如何认识这个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哪些内容,大家都在学习、研究。我感到,习主席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的科学体系,应该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七个方面:


第一、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于军民融合的极端重要性,习主席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他深刻指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增强国家战争潜力和国防实力,既是兴国之举,也是强军之策。习主席深刻阐明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地位作用,明确了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方向性、长期性的兴国大战略、强军大方略,是新形势下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为我们认识、理解和把握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提供了总体定位。


第二、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方位。基于对军民融合发展实际的透彻分析和准确把握,习主席对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方位作出了科学判断。他明确指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在此基础上,习主席进一步阐述了目前我国军民融合的阶段性特征,强调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呈现整体推进、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但还存在思想观念跟不上、顶层统筹和统管体制缺乏、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滞后、工作执行力度不够等突出问题。这些重要论断,确立了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基本立足点和客观依据。


第三、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目标。习主席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总的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这一概括,把融合的程度、范围和效果三个维度有机统一起来,比过去的“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上将国防和军队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的表述,更为具体明确,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我们推进军民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


第四、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指导原则。在指导军民融合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习主席提出了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一系列基本原则,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将其概括为“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国家主导、注重融合共享、发挥市场作用、深化改革创新”,分别从领导力量、管理主体、目标导向、运作方式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对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出了明确规范,既保证了军民融合充分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又明确了军民融合的源头和导向;既遵循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又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既充分体现了军民融合的普遍规律,又契合中国国情军情的特殊要求,为我们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五、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主要领域。对于军民融合应该包括哪些领域,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结合新的形势发展,提出了“多领域”融合的要求,强调要做到应融则融、能融尽融,并先后就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人才培养、军队保障、国防动员、网络信息、空天、海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作出了系统部署,从而大大拓展了军民融合的领域和范围。今年3月12日,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习主席特别强调,要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推动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下更大气力推动科技兴军,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第六、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途径。为推动军民融合这个强军兴国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习主席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筹划,明确提出了“四个强化”的总体要求,强调要强化大局意识,强化改革创新,强化战略规划,强化法治保障。由此,构建起了支撑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战略有序推进的“四大支柱”,确立了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基本路径。


第七、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制度保障。为有效解决制约军民深度融合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习主席明确提出要努力构建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这为我们有效破解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各类矛盾问题,提供了治本之策。


深入贯彻落实习主席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的思考
2


习主席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强国兴军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我们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要把习主席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落到实处,使之真正成为变革现实的巨大物质力量,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是找准深入贯彻落实习主席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的实践抓手,把军民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做好做实。


一、提高思想认识。习主席强调指出,要强化大局意识,军地双方要树立一盘棋思想,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推动工作,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这几年,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军地双方对于要不要推进军民融合是有共识的,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对有些问题的认识还存在分歧,有时偏差还比较大。比如,在“以谁为大局”方面,军队有的同志认为维护国家安全是大局,应该放在第一位,算的是“军事账”,地方有的同志则认为经济建设是中心,应该放在第一位,算的是“经济账”;在“融什么”方面,军队有的同志仍然持有一种拿来主义的心态,将军民融合片面理解为“民为军所用”,地方有一些同志则将国防狭隘等同于“军防”,认为国防建设是军队的事;在“由谁来主导”方面,军队有的同志认为谁提需求谁主导,军民融合应由军方主导,地方有的同志则认为谁出资源谁主导,军民融合应由地方主导。这些思想上的认识偏差不校正,军民融合就很难成为行动自觉。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求我们把习主席军民融合重要论述学深悟透,把我们的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习主席重要论述上来,这样我们才能跳出自己工作的小圈子,以“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怀,站在国家战略全局和民族复兴的高度研究融合、谋划融合、推进融合。


二、做好需求对接。习主席指出,要在国家层面加强统筹协调,发挥需求主导作用,更好地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体系。长期以来,需求不清、对接渠道不畅是影响和制约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因素,军队往往不知道地方有哪些技术和人才优势,地方往往不知道军队需要什么。这是造成各自建设、各树烟囱的源头所在。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军队要提好军事需求,建立科学的军事需求生成提报和论证机制。这次军队改革,专门加强了对军事需求的研究、论证和管理工作,军委联合参谋部和各战区专门设立了军事需求局,军事需求的生成和提报越来越规范,牵引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其次,军地之间要建立灵活高效的对接机制。长期以来,军事需求神秘化成为阻碍军地对接的障碍。军民融合中的军事需求同一般作战需求相比,具有军民两用性、平时建设性和市场化运作等特点,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和转化后,完全可以向社会公开发布,绝对不能把保密当成阻碍需求对接的借口。我们常讲国外军民融合中有一个“旋转门”机制,其实就是一种军地需求对接机制。从前期调研发现,多数“民参军”企业负责人都有在军队或者军工集团工作的经历,他们的优势就在于了解军事需求。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军地合署办公、规划对接、重大建设项目联审联签、重大科研项目联合攻关等方式,促进军地需求对接交流。


三、加强组织领导。习主席指出,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必须推进跨军地重大改革任务,着力解决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同世界发达国家军民一体化战略相比,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融合的范围更广,它不仅包含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的军民融合,还包括军队人才培养、军队保障、国防动员等传统领域以及海洋、太空、网络等新型领域的军民融合。而且,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在国家治理体系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展开的,各种利益关系、矛盾问题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推进起来任务很重,协调难度很大,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体系作保证。但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军民管理体制处于两条线相对独立的运行状态,军队多头提需求、军地分散搞对接、部门各自抓落实,缺乏高效权威、专业分工的顶层统筹统管机构。今年1月,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核心就是要加强党中央对军民融合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彰显了党中央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坚强决心和意志。下一步,在中央融委统一领导下,各省区市还要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发展领导机构。有了高层统一领导,成立了专门组织机构,军地协调的老大难问题就会逐步理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就有了组织机制保证。


四、搞好政策法规保障。习主席强调指出,要强化法治保障,同时强调要建立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当前,我国军民融合仍是人治为主,工作靠觉悟来推动、靠关系来协调、靠感情来维系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好军民融合相关法规制度的“立、改、废、释”工作。在法规体系还没有健全之前,目前最为迫切的是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制度体系,这是当前破解军民融合发展难题、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关键。比如,过去一段时间,人们常用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来形容“民参军”难的问题。这几年,一系列规章制度密集出台后,“民参军”制度环境大为改善,目前,全国已有1300多家民营企业拿到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还拿到了一类许可,也就是承担完整武器系统总体研制的资质,在民营企业“参军”中开了先例。


五、打造示范工程。习主席强调,要打造军民融合的龙头工程、精品工程,同时强调要抓好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军民融合发展“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先行开展10个左右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我们要找准工作抓手,加强科学筹划,积极参与打造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工程,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湖北作为军史、军工、拥军“三军”大省,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用电子等“六大”行业齐全,军民融合发展潜力巨大。这次军队改革成立了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联勤保障基地设在武汉,为湖北军民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开辟新格局提供了重要机遇。国防大学作为我国最高军事学府,拥有一支军民融合研究队伍,创办有全国唯一的研究军民融合专业性期刊,定期发布《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年度报告》,每年举办全国性军民融合高端研讨论坛,每年有多份咨询报告获中央高层批示并进入决策,在军民融合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政策咨询、学术交流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我们愿意为推进湖北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贡献力量。


电话:027-87806336,18602737558

总部通信地址:中国光谷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佛祖岭一路19号中国地质大学科技园

邮箱:iso027@qq.com

公司网址:www.cncacert.com   www.iso027.com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系统

手机站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企业位置
联系我们:
027-87806336
13476843662
18602737558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武汉网络推广 | 管理登录
seo seo